□ 记者 殷博华

  实现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被称为“绿色工厂”。近年来,随着国家“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的明确,“绿色制造”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

  7月初,省工信厅发布陕西省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绿色制造名单的评定与发布,旨在进一步完善陕西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助力工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近日,记者走进部分“绿色工厂”,切身感受绿色发展带来的蓬勃生机。

  生产一线 “绿意”盎然

  位于宝鸡市的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厂区内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作为一家拥有国内首条完整核级锆材产业链,专注于核极锆材生产的制造企业,实现“绿色制造”的谜底,就在生产一线。

  “自‘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后,国核锆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改焕表示,在先进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监控等技术的加持下,各生产现场已实现多维度过程减碳。

  空压站压缩空气机组是为车间各类气动设备提供动力源的重要装备,车间原先采用天然气热辐射采暖,而机组在生产压缩空气的过程中,将产生的大量余热直接排出到室外。

  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生产一线人员通过技术创新对设备进行反复改良。如今,升级改造后空压站压缩空气机组,已实现外排热风在站内的循环利用,每年可减少天然气消耗约5000立方米,成功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近年来,公司还专门成立了绿色工厂建设领导小组,并研究制定了《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低碳”要求,推进“绿色制造”,让生产一线更加“绿意”盎然。

  垃圾焚烧 “绿电”储能

  垃圾焚烧厂如何实现绿色转型?依靠新技术,西安泾渭康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西安高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了质变般的跃迁。

  在项目厂区里,现代化的办公大楼与绿树成荫的厂区和谐相融,闻不到垃圾散发的异味。办公大楼的监控室内,先进的智能监测系统,正指挥一辆辆垃圾车有序向存储车间运送垃圾。

  “该项目服务高陵区、未央区、临潼区等5个行政区,年实现焚烧生活垃圾82.0万吨,发电3.89亿千瓦时。”西安泾渭康恒环境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亚军说,从垃圾进厂到焚烧发电的整个流程,均已实现“绿色”自动化。

  如何确保垃圾在焚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是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在排放和燃烧环节上,企业研发运用了一批绿色技术。

  康恒炉排炉是企业为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创新改良的一项垃圾焚烧技术,可有效减少污染物产生量,降低炉渣热灼减率。在燃烧环节,企业运用的ACC自动燃烧控制系统,可以保证燃烧的稳定性和较低的烟气污染物原始生成浓度。

  “目前,垃圾燃烧中的气体排放标准已达到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徐亚军说,企业今后将在各项工艺流程上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更好地让垃圾变“绿电”。

  纺织产业 “绿色”赋能

  在位于宝鸡市眉县的陕西帛宇纺织有限公司内,一线纺织车间干净整洁且无异味,各类设备有序运转,机器上的纱锭飞速旋转。上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工人只需通过智能系统发送一道“指令”,所有的机器便可立刻开始工作。

  “这是企业打造的一条全自动高效清洁化生产线。目前可实现年产1.8万吨纱线,5400万米坯布。”陕西帛宇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利辉说,为落实“绿色发展”要求,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

  高温、高压蒸汽设备发生器是纺织一线必备的生产设备。对此,企业专门成立技术团队,创新出了一套回收设备余热的系统。

  据赵利辉介绍,该系统通过光伏发电、锅炉余热回收和雨水收集,可将机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转化为再次可用的能源,实现废物资源化和能源低碳化。

  “目前,企业可实现年节约能耗折标准煤约2420.39吨,节电1773.64万千瓦时,节天然气20.17万标准立方米,节水3.5万吨。”赵利辉表示,为推进资源回收和节能减耗,企业还在车间屋顶建起了光伏发电站,利用光伏板把太阳能转化成生产力用电,进一步用“绿色”赋能纺织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