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人口性别比失衡婚姻效果开始显现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教授指出,当前婚姻主体群体主要由80年代后期、90后及0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群构成。这一群体的出生人数呈现出递减趋势:80后年平均出生人数约为2212万,90后为2095万,而00后则降至1453万。尽管短期内适合结婚年龄的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但从长远角度分析,随着适婚年龄段人数的逐渐减少,结婚人数将呈现下降趋势。

原新教授还强调,长期存在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也开始产生影响。自1980年代以来的四十多年间,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导致45岁以下男性人口比女性多出约3400至3500万。这部分性别失衡在当前20至40岁的适婚年龄段尤为突出,尤其是80年代后期至00年代初期出生的人群,他们正面临因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的难以结婚问题,即所谓的“失婚现象”。

同时,社会中还存在着“不婚现象”。以1990年和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例,30至34岁未结婚女性的比例从0.6%攀升至9.3%;35至39岁未结婚女性的比例从0.3%增长到4.1%;而40至49岁未婚女性的比例也从大约0.15%上升至1.5%至2%之间。这意味着在过去三十年间,30至49岁年龄段未结婚女性的比例增长了超过十倍,反映出不婚趋势的显著增加。